,

發文日期:2017-02-10

掌握內外防護守則 跑步也能不傷「膝」

文 /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 骨科 許維修醫師

「瘋路跑」現在是不分男女老少的全民運動,跑步能夠幫助強化肌肉與心肺功能,但當然也可能造成程度不一的運動傷害。究竟怎麼「跑」才最好呢?

跑步一定對膝蓋不好嗎?

跑步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,活動範圍擴及上背、腦部、腹部及腿部。根據統計,跑步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出現在下背、膝蓋至足踝。尤其如果有跑步姿勢不良、技術不純熟、地面顛簸不平等情形,更容易對膝蓋造成嚴重傷害。

根據研究,跑步時膝蓋的負重為平常的四倍,但長期大量跑步就一定會對膝蓋造成累積傷害?這並不是必然。在學術界已經進行多年的研究中,雖有一部分研究指出,有慢跑經驗的跑者會併存膝關節炎發生的機率增加;但也有另一部份研究則指出,有嫻熟於慢跑的跑者可能降低膝關節退化的機率,因為在跑步的過程中,跑者逐步發展下肢的肌力,這可以提供膝關節較佳之生物力學環境 避免傷害。

如何避免跑步傷膝?內外二層面雙管齊下

如何降低跑步對膝蓋的運動傷害?可由內外兩個層面著手,首先是外在的環境、跑者選擇的配備,例如跑步的路徑與跑鞋的適當與否;再來就是跑者自身的跑前暖身、伸展運動,包括股四頭肌及小腿肌等,皆需要經過完整的熱身,才可開跑,以避免肌肉及關節損傷。

只有不適合人的運動 沒有不適合運動的人

若是已有膝關節炎、膝關節內外側韌帶斷裂或膝關節內部損傷的病症,則不建議經常性的跑步。為了維持固定的運動量,可採取其他方式取代:例如以游泳訓練心肺功能,肌力方面則可以用重量訓量方式取代。至於年長者,只要膝關節功能正常,適度進行跑步運動,仍可享受路跑的樂趣。

膝關節退化 別害怕進行人工關節置換!

膝關節退化在醫學上的全名稱為「骨性關節炎」。首先會有的病徵便是在內側關節的疼痛,再來膝關節軟骨會逐漸磨損,致使關節中的空隙增加並產生膝關節的不穩定,久而久之,甚至會發現日常生活的基本動作(如爬樓梯、蹲下等)都變得困難,最終膝關節會完全磨損,需要進行置換手術。

治療方面則從保守性治療,復健治療到手術治療, 在疾病的進程中有不同選擇。
在疾病早期,建議非手術性治療如保守性的復健、藥物治療,玻尿酸注射以及最新的技術「自體血小板免疫血清回輸療法」PRP療法。疾病進展至晚期,則建議手術介入治療。年齡在60歲以下的患者 一般建議行關節鏡手術治療與近端脛骨截骨矯正手術,處理膝關節內病理情況與改善膝關節之生物力學環境。但如果膝關節內外側關節腔皆受損,年齡在60歲以上的患者,就可建議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。人工關節的置換是個具有挑戰性的手術,因此有些病患會害怕進行置換手術,但現在醫學技術進步快速,其實可以不必過度擔心。

雖然人工關節本身是用來取代壞掉的關節,但目前它還是有某些程度的限制。不建議病患在手術後,繼續進行高強度的運動,如羽球、籃球等。相對來說更安全的選擇是游泳及適度的重量訓練。總而言之,無論膝關節健康狀態如何,都還是建議在忙碌生活之餘,維持固定的運動量,無論對膝蓋或是全身的健康都是有助益的。

分類圖片 相關嚴選